备战考研:上海大学物理学专业考研初试考什么?

物理学为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含盖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及无线电物理等四个二级学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大学物理学专业考研初试考什么?”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学院介绍-----
 
  上海大学理学院是以从事现代基础科学理论及其相关应用科学技术基础为主的基础性、研究型学院。学院现有数学系、物理系、统计学系、可持续能源研究院、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5个部门。拥有覆盖博士、硕士、学士完整教育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2个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13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统计学)、6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拥有7个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平台(纳米复合功能材料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材料复合与先进分散教育部工程中心、上海市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上海资源环境新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与服务平台、上海新材料及应用产学研合作中心),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数学),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数学、物理),1个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实践工作站——上海大学数学实践工作站以及数学基础实验室、物理实验中心、统计学实验中心等3个人才培养实验基地。
 
  -----070200物理学-----
 
  作为上海大学“211”建设的重点学科之一,经过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信息物理”,“无线电物理”和上海市“物理学高原学科”的建设,物理学科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是上海大学最早进入ESI收录的学科之一。
 
  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队伍,现有教授33名,博士生导师39名(含兼职博导),副教授37名。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1人、上海千人4人、原中科院百人2人、上海市东方学者10人、曙光学者5人,以及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4人等。上海大学物理学科面向物理学科国际学术前沿方向、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市产业经济重大需求,以物质科学前沿问题为对象,形成和发展了以下特色研究方向:超导与强关联物理、低维与计算物理、量子与信息物理、引力与高能物理、新能源物理与器件以及纳米结构物理等。主要研究基地包括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量子与超导新物态前沿科学研究基地(筹)、上海大学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上海大学—索朗光伏材料与器件联合实验室、上海大学低维碳材料研究所、上海大学纳微能源研究所、上海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上海大学超快光子学实验室、上海大学定量生命科学国际研究中心和量子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物理学科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共30余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和重点项目等30余项。每年平均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如Nature、Science、Nature子刊、PNAS、Phys.Rev.Lett.,Phys.Rev.A,B,C,D,E,Applied,Phys.Rev.Res/Material,Appl.Phys.Lett.,Opt.Lett.,JHEP,EPJC等)上发表论文100篇以上,申请和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学科与美国、日本、芬兰、德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等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往。
 
  物理学科近五年来,已培养博士生七十余名,硕士研究生三百多名。研究生培养曾获得上海市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本学科培养的毕业生集中在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和大型企业,其中多人已成为学科和企业的骨干力量。
 
  学制:3年
 
  研究方向:
 
  01.凝聚态物理:
 
  a)量子材料与拓扑物理的第一原理计算和人工智能研究
 
  b)磁性与自旋物理
 
  c)能源材料与物理
 
  d)固液相变形核机制
 
  e)碳纳米材料物性及应用
 
  f)纳米金属氧化物与传感器
 
  g)合金的结构与磁特性
 
  h)半导体材料计算
 
  i)氧化物功能薄膜与微器件
 
  j)金属凝固和脉冲电磁场
 
  k)磁性药物的磁靶向治疗
 
  l)新型低维半导体的研发与光谱学
 
  m)光电、光伏材料与器件
 
  n)二维材料的物性及调控
 
  o)超导材料物性与应用
 
  p)高温超导理论机制
 
  02.光学:
 
  a)纳微光学
 
  b)太赫兹光学
 
  c)先进激光制造
 
  d)非线性与超快光学
 
  e)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f)椭圆偏振光学及同步辐射
 
  03.无线电物理:
 
  a)量子光学与量子调控
 
  b)空间光孤子
 
  c)微波无源可调电容与电感
 
  d)超导薄膜与特性
 
  04.理论物理:
 
  a)自旋电子学
 
  b)引力论与宇宙论
 
  c)粒子物理与场论
 
  d)强子物理与强相互作用
 
  e)超弦理论
 
  f)引力波物理
 
  g)原子核物理
 
  h)类比引力与模拟
 
  i)重整化群和深度学习
 
  05.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
 
  a)分子器件电子结构与输运性质
 
  b)光电传感器
 
  c)导波光学
 
  d)量子计算与量子机器学习
 
  e)几何与拓扑量子计算
 
  f)量子生物与生物启发的计算
 
  g)量子计算与量子模拟
 
  06.数学物理:
 
  a)统计物理中的数学问题
 
  b)量子代数与共形场论
 
  c)组合数学与量子多体SYK模型
 
  07.原子分子物理:
 
  a)分子铁电材料
 
  b)非绝热量子分子动力学
 
  c)超冷原子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d)冷原子物理及原子光学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指导教师:
 
  沈学础、Jeffrey Reimers、王奇、杨国宏、李春芳、周世平、曹世勋、许晓明、辛子华、张爱林、田立君、蔡传兵、马国宏、杨希华、查访星、邓振炎、敬超、陈玺、姜颖、吴绍锋、葛先辉、曹清、颜明、任伟、Malgorzata Biczysko、敖平、Yuriy Dedkov、Elena Voloshina、E.Solano、陈永聪、张永平、张义炳、龚永勇、尹鑫茂、查国桥、戴晔、申明等30余名教授、研究员及40余名副教授。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12普通物理(一)
 
  4.812量子力学
 
  复试科目:
 
  光学、固体物理、电磁学或电动力学
 
  备注:
 
  1.本专业为全日制,培养单位为理学院。
 
  2.与中科院联合培养所对应的单位包括: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